GJBZ 144-2004 指挥自动化系统互操作性等级及评估

ID

3D114171160A47E1B53C8EAC0700A332

文件大小(MB)

1.75

页数:

24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7-1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OJ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FL 0134 GJB/Z 144-2004,指挥自动化系统互操作性等级及评估,Level and assessment of interoperability for command automation systems,2004-12-21 发布2005-05-01 实施,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批准,GJB/Z144 2004,目 次,前言.H,1范围. 1,2引用文件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I,3.1 术语和定义. 1,3.2 代号和缩略语.. 1,4互操作性等级. 2,4.1 互操作性等级模型.2,4.2 互操作性属性.. 4,4.3 互操作性等级的度量. 5,5互操作性等级评估. 6,5.1 互操作性等级评估过程.. 6,5.2 互操作性等级评估准则.. 7,5.3 互操作性等级评估方法.. 7,5.4 互操作性等级评估产品.. 8,6应用 11,6.1 确定互操作性需求 11,6.2 系统互操作性评估和认证.. II,6.3 确认体系结构的不足并提供解决方案 II,6.4 系统互操作性改进 II,附录A (资料性附录)指挥自动化系统互操作性等级能力模型描述..12,C J B/Z 144-2004,前 言,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附泉A是资料性附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提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通信部标准计量办公室归口 ,木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总参第六十?研究所、总装系统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本指导件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蒋晓原、李月芳、王成海、陈少卿、梁振兴、李玮、曹敬瑜、,刘伟,GJB/Z 144-2004,指挥自动化系统互操作性等级及评估,1范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提供了一种对指挥自动化系统互操作性等级进行划分和评估的方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指挥自动化系统,其它电子信息系统可参照执行,2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r?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但提倡使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各方探讨使用其圾新版本的可能性。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川:木指导,性技术文件.,《军事信息系统一体化技术体系结构(第2.0版)》 全军信息化领导小组2004年8月,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 1术语和定义,卜.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3. 1. 1 互操作性 interoperability,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应用之间交换信息并相互利用所交换信息的能力,3.1.2 互操作性等级 level of interoperability,对指挥自动化系统互操作性能力的划分。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将系统的互操作性由低到高分为,隔离级、连接级、功能级、领域级和跨域级五个等级,每个等级还可分为不同的子级,3. 1.3 互操作性属性 attributes of interoperability,评估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互操作性时所考虑的不同方面的问题,包括规程(Procedures)、应用,(Applications)、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和数据(Data)四种属性,3.2代号和缩略语,3. 2. 1代号,A------ 应用屈性:,D-数据属性:,E一期望级;,G——固有级;,I-基础没撼属性;,P-规程属性;,S一实际级,3. 2.2缩略语,GIF——图形交换格式:,HTML—超文本置标语言;,ITA——军事信息系统一体化技术体系结构:,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LAN------ 局域网;,MPEG——动态图像专家组;,GJB/Z144-2004,SGML一标准通用置标语言;,TIFF——标签图像文件格式;,VRML——虚拟现实建模语言;,WAN——广域网;,XML——可扩展置标语;,4互操作性等级,4.1 互操作性等级模型,4.1.1 成熟度模型,互操作性的概念范围很广,只要系统或应用之间能够交换信息并相互利用所交换信息,就认为它们,具有互操作能力。而实际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信息交换,例如:从低级的利用信息的硬拷贝(耿,盘、硬盘、光盘或纸质文件等)或通过拨号上网的方式交换文本文件,到高级的通过广域网(WAN)在数,据库之间亘接交换数据.为了便于对各类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互操作性进行评估,同时也是为了便于确定,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互操作性需求,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提供了一种区分各种指挥自动化系统或应用的互操,作性特征的手段——互操作性成熟度模型(见图0 0,等级,4 一跨越级,3一领域级,2-功能级,1一连接级,一隔离级,信息交换特征,能够实现跨领域的信息和应用程序共取,能好实现数据库共享并进行笈杂的协作(如协同标绘等),能钞交换异构信息(如多媒体文件、电子地图等),能够交换问肉信息(如话音、文水文件、电子邮件等),通过人工方式(利用纸质文件.磁盘、磁带等)交换信息,图1指挥自动化系统互操作性等级成熟度模型,这五个互操作性等级分别具有下列基本特征:,a) 0级:系统之间没有建立任何形式的电子连接,通过人工方式利用软盘、硬盘、光盘或纸质文,件等进行信息交换,b) 1级:系统间建立了电子连接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交换,但通常是同构的数据类型(例如,话音、没有附件的电子邮件、GIF格式或TIFF格式等图形文件),c) 2级:系统处于分布式的局域网环境中,能然进行比较发杂的异构信息的交换(如多媒体文件、,电f地图等),系统或应用均已建立了数据模型。但……

……